距离2004年12月10日,已经过去整整十七年。
十七年前的今天,一位名叫麦迪的男人,在35秒内投进13分,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翻盘马刺。

当时在食堂、小卖部看比赛的小伙子,恐怕早已经为人父,但我相信当他们再度看到这些进球时。一定还会回忆起记忆中抹之不去的青春记忆。
正是这35秒钟,让无数人爱上了篮球;也正是这35秒钟,耗尽了麦迪一生的运气。

麦迪说:“提前离场的观众,他们错过了一场未大的盛宴。”
而我想说:“十七年后的看客们,就有技巧君陪伴兄弟伙,重新追忆那段专属于80后的光辉岁月。”
把时间拉回2004前,大街小巷正放着江南、宁夏、七里香,
而街边小卖部,正播放着火箭VS马刺,距离比赛结束时间仅剩44.2秒。
火箭68-76马刺,火箭队落后八分。
丰田中心主场观众开始提前离场,马刺替补席毛巾挥得飞起正提前庆祝,就连火箭队员们的站位,都开始有了些松懈。
那一刻,没有人相信奇迹会发生。
可当麦迪睁大了那双平日里总是睡眼惺忪的半月眼,我突然有预感,这场球,火箭能赢!
只见麦迪边线接球,一套三威胁架势摆出,鲍三叔甚至无法判断出他要突或是要投,三分球便“唰”的一声入袋。
从这一刻起,时间仅剩35秒,倒计时,正式开始!
火箭战术犯规,马刺球员稳稳命中两记罚篮,球权再度转换。
姚明的挡拆,带来了驻扎内线的邓肯。
麦迪假意干拔,邓肯迅速跳起补防,方觉为时已晚。
只见麦迪轻轻往上一靠,球进,哨响,四分入账。
火箭75-78马刺。
那一夜,场上的N个名人堂球员,统统成为T-MAC神迹的背景板。
火箭继续战术犯规,邓肯毫不手软,轻取两分,比赛时间,还剩16.2秒。
麦迪快速持球至弧顶三分线,谁都知道他要干拔,可当他要干拔时,谁人能阻?
火箭78-80马刺。
提前退场的球迷试图回到场内,却被保安拦下;留到最后的主场球迷全体起立,他们即将见证一场奇迹的诞生。
此时距离比赛结束,时间剩余11.2秒。
德文-布朗场边接球,却因包夹失误丢球。
麦迪狠狠上前擒住篮球,疯狂运球至前场,
马刺队员四人回防包夹,却只能目送篮球划出一道彩虹弧线。
火箭81-80马刺!麦迪35秒砍下13分,逆转绝杀!
那一刻,麦迪变成了丰田普斯的光。
自那以后,“35秒13分”成为了我写作文的保留曲目,百用不腻;
十七年间,我曾数次在搜索引擎上打开“35秒13分”的视频,百看不厌。
属于麦迪的时代,也在那35秒后,彻底开启。
还记得你身边那个一边喊着麦迪,一边努力模仿着他罚球的好兄弟么?
虽然他学得总是不像;还有那个老喜欢模仿麦迪干拔的同学,只可惜到最后,我们也没有学会那招最帅的单手持球。
用李白的诗歌形容巅峰期的麦迪在合适不过:
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
他的生涯像流星般辉煌而又短暂,落寞却像盛放后的烟火,只留寂静夜空。
生涯后期,他因患有“先天性脊柱缺陷”常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,
这个曾经被称为乔丹接班人,拥有史上最强天赋的锋线,就没能把天赋完全兑现。
或许就像很多球迷说的那样,他向上帝借了35秒,代价是用一生来偿还。
那是专属于白马银枪美少年的浪漫,更是一代球迷铭记心中的梦幻。
有些英雄注定悲情,或许他不曾站上联盟之巅,但那些纵横沙场、屠戮神魔的轻狂岁月,有过一次足以慰生平。
你知道的,这十七年来,我们从未忘记。